平面设计经典实例教程课件第10章 平面设计中的点线面.pptx
,第 10 章,平面设计中的点线面,,点线面,点、线、面作为图形设计的三大基石,任何形态都可以通过点线面按照一定的形式法则进行组合和编排来呈现,从而创造出无限多的视觉效果。 平面设计中的点线面应该和几何学里的概念相区别,它们具有不同的形态和视觉美感,带给人不同的情感体验,本章内容,10.1 点的概念和表现形式,点线面是视觉形态中的基础元素,点,是这些视觉元素中最小的单位。 几何学里的点是线的开端和结束,是线与线的交点,代表了空间中的一个位置,既没有大小、形状,也没有方向。平面设计中的点作为造型中的最小单位,它可以有形状、大小、位置和面积,也可以有不同的色彩、明暗和肌理表现。,10.1 点的概念和表现形式,点线面是视觉形态中的基础元素,点,是这些视觉元素中最小的单位。 几何学里的点是线的开端和结束,是线与线的交点,代表了空间中的一个位置,既没有大小、形状,也没有方向。平面设计中的点作为造型中的最小单位,它可以有形状、大小、位置和面积,也可以有不同的色彩、明暗和肌理表现。,10.1 点的概念和表现形式-----,10.1.1 点的形态,10.1 点的概念和表现形式-----,规则形态的点, 规矩、严谨,10.1.1 点的形态,10.1 点的概念和表现形式-----,点可以是形状,也可以是具体图像,如石子、树叶、水滴、花朵、果实、天空的星座、海里的船只等等。这些非规则形态的点,具有自然性、随机性等特点。,10.1.1 点的形态,10.1 点的概念和表现形式-----,徒手绘制的点,10.1.1 点的形态,10.1 点的概念和表现形式-----,徒手绘制的点,10.1.2 点的相对性,10.1 点的概念和表现形式-----,,画面中越小的元素越具有点的特性,但当点的面积在画面中不断扩大时,它的轮廓特征将越加显现,甚至点的肌理也清晰可辨,点的特征削弱,面的特征增强。,10.1.3 点的特征,10.1 点的概念和表现形式-----,不同形态的点在视觉上反映出不同的特征与个性,圆点饱满圆润,三角形点尖锐,方点稳定坚固,10.1.3 点的特征,10.1 点的概念和表现形式-----,点的位置传达出不同的含义,稳定,正在坠落,逃离,已坠落,10.1.3 点的特征,10.1 点的概念和表现形式-----,点的虚实、排列方式,10.2 点的视觉功能-----10.2.1 形成视觉焦点,引导视觉流程,10.2 点的视觉功能-----,单个的点具有吸引注意力的焦点特征,10.2.1 形成视觉焦点,引导视觉流程,10.2 点的视觉功能-----,单个的点具有吸引注意力的焦点特征,一个版面中的不同视域,受到的关注程度是有所不同的,同时,也会给读者不同的心理感受,10.2.1 形成视觉焦点,引导视觉流程,10.2 点的视觉功能-----,当多个点错落排列时,人的视线会随着点的轨迹运动,产生一种节奏感与跳跃感。,10.2.1 形成视觉焦点,引导视觉流程,10.2 点的视觉功能-----,10.2.2 用点来装饰画面,10.2 点的视觉功能-----,通过对点的位置、大小、疏密、虚实、轻重等的变化组合,可以产生不同的装饰效果。 点的规律排列或有序变化会产生秩序感,使人更加注重点与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视觉上产生线或面的感觉,从而构成新的形态。 密集的点使人的视觉有压迫感,从而彰显画面的张力和紧张感,而疏散的点可以使画面具有舒缓、自由、随意的效果,给人以轻松、活跃的情感体验。,10.2.2 用点来装饰画面,10.2 点的视觉功能-----,10.2.2 用点来装饰画面,10.2 点的视觉功能-----,规则排列的点,10.2.2 用点来装饰画面,10.2 点的视觉功能-----,散落排列的点,10.2.2 用点来装饰画面,10.2 点的视觉功能-----,树叶和方块点 做装饰,10.2.3 点的聚集形成新的图形,10.2 点的视觉功能-----,将若干个点有规律地重复排放,使整个画面完全以点的形式出现,将会使观察者从画面的整体效果上产生一种具象图像的感觉。,10.2.3 点的聚集形成新的图形,10.2 点的视觉功能-----,10.2.3 点的聚集形成新的图形,10.2 点的视觉功能-----,点的密度足够大,大小明暗有变化,则更容易被联想成一个具象的图像,10. 3 线的概念和表现形式,10.3 线的概念和表现形式-----,凡是在画面中相对较为细长的元素均可理解为线 线既有位置、长度,也有其厚度和宽度。 线与点相比强调运动和方向,其内在的动态特征远大于静态特征。当线的粗细达到一定宽度时就成为了面,而要保持它作为线的特征就需要适当增加它的长度,所以线也是相对的。,10.3.1 线的形态------建筑物的线条,10.3 线的概念和表现形式-----,10.3.1 线的形态------植物线条,10.3 线的概念和表现形式-----,10.3.1 线的形态------手绘线条,10.3 线的概念和表现形式-----,10.3.1 线的形态,10.3 线的概念和表现形式-----,线可以是物体的轮廓、边界, 可以是两个不同颜色的面的交界, 可以是点运动的轨迹, 也可以是点沿着某一方向排列形成的。 当距离较近的点呈线状排列时,间隔之间似乎有了引力,点的感觉弱化,变成了线的感觉(就像平时所说的虚线),文字排列形成线条,10.3 线的概念和表现形式-----,文字排列形成线条,10.3 线的概念和表现形式-----,文字排列形成线条,10.3 线的概念和表现形式-----,10.3.2 线的特征,10.3 线的概念和表现形式-----,直线(水平线、垂直线、斜线、折线)和曲线 实线和虚线 粗线和细线 长线和短线 闭合和非闭合 每种形态的线都具有不同的情感特征,10.3.2 线的特征------直线,10.3 线的概念和表现形式-----,水平线给人以平稳、宁静、永恒的感觉,10.3.2 线的特征------直线,10.3 线的概念和表现形式-----,垂直线条则给人挺拔、生命力、刚毅、进取、庄严、权威等心理感受。,10.3.2 线的特征------直线,10.3 线的概念和表现形式-----,垂直线条则给人挺拔、生命力、刚毅、进取、庄严、权威等心理感受。,10.3.2 线的特征------直线,10.3 线的概念和表现形式-----,垂直线条则给人挺拔、刚毅、进取、庄严、权威等心理感受。,10.3.2 线的特征------直线,10.3 线的概念和表现形式-----,斜线 倾斜、不安定, 具有鲜明的运动感,10.3.2 线的特征------直线,10.3 线的概念和表现形式-----,斜线 倾斜、不安定, 具有鲜明的运动感,10.3.2 线的特征------曲线,10.3 线的概念和表现形式-----,曲线具有柔和、优美、随意等特征,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曲线有几何曲线和自由曲线之分 几何曲线具有对称、规整的秩序美, 自由曲线更加灵活、自然 曲线的整齐排列使人感觉流畅,如行云流水 曲线的不整齐排列会让人感到杂乱、无序,产生散漫、自由的情绪体验。,10.3.2 线的特征------曲线,10.3 线的概念和表现形式-----,10.3.2 线的特征------曲线,10.3 线的概念和表现形式-----,10.3.2 线的特征------曲线,10.3 线的概念和表现形式-----,10.4 线的视觉功能---10.4.1 引导视线,10.4 线的视觉功能-----,将线条围绕某个中心点进行旋转,使线形成具有聚焦感觉的视觉效果,从而引导人们的视线集中在焦点处。,10.4 线的视觉功能---10.4.1 引导视线,10.4 线的视觉功能-----,10.4.1 引导视线,10.4 线的视觉功能-----,引导视线,从一个元素转移到另一个,10.4 线的视觉功能-----,引导视线,从一个元素转移到另一个,10.4 线的视觉功能-----,10.4.2 用线条构成图形,10.4 线的视觉功能-----,利用线条的勾勒可以描绘各种形态的轮廓,形成各种各样的图形、图案,10.4.2 用线条构成图形,10.4 线的视觉功能-----,10.4.2 用线条构成图形,10.4 线的视觉功能-----,将各种形态的线条进行排列、组合,构成物的形态,线的集合组成了面,10.4.3 用线条划定边界,10.4 线的视觉功能-----,线条,可以划分版面的不同功能区域,起到内容的分类和隔离作用。 当两个不同的颜色的面相交时,会在两个面之间形成一条线, 这条线就成为两个面的边界线。,10.4.3 用线条划定边界,10.4 线的视觉功能-----,线条,可以划分版面,使得内容分类清楚,有条例有秩序。,10.4.3 用线条划定边界,10.4 线的视觉功能-----,10.4.4 用线条创设错视效果,10.4 线的视觉功能-----,不同方向的线条相互干扰会使观察者对图形产生与客观事实不相符的错误的感觉,如线的长短变化、平行变化、螺旋变化等。 在平面设计中常常利用线条的错视效果使画面具有角度感、形象感、空间感等,,10.4.4 用线条创设错视效果,10.4 线的视觉功能-----,10.4.4 用线条创设错视效果,10.4 线的视觉功能-----,10.5 面的形态与特征,10.5 面的形态与特征-----,实面:点或线的扩张 线的合围 实面有厚重感,10.5 面的形态与特征,10.5 面的形态与特征-----,虚面:点或线的密集排列 虚面有轻薄感。,10.5 面的形态与特征,10.5 面的形态与特征-----,10.5 面的形态与特征,10.5 面的形态与特征-----,10.6 面的视觉功能------10.6.1 图底关系,10.6 面的视觉功能-----,图与底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图与底的关系是可以反转的,可以是白底黑图,也可以是黑底白图。,10.6 面的视觉功能------10.6.1 图底关系,10.6 面的视觉功能-----,日本京王百货广告,10.6.2 衬托主体,10.6 面的视觉功能-----,用面充当重要视觉元素的载体,以在画面中突出显示主体内容。 当使用面衬托主体时,特别需要考虑面的形状和主体要表达的内容是否和谐一致。 圆形的面具有饱满,完美,但缺少变化 矩形的面平静、整齐,但又趋于严正、规范、呆板 平行四边形有动感和速度感 而菱形则活泼,不安 正三角形表现为安定 倒三角形则产生不稳定感和运动感。,使用面来划分功能区,10.6 面的视觉功能-----,为了突出主体,还需要版面功能区域的合理划分, 或者根据设计需要,把一些零散的元素集合到一起。,给重要的元素加底色,使用面来划分功能区,10.6 面的视觉功能-----,用不同的底色划分版面,使用面来划分功能区,10.6 面的视觉功能-----,红色面,绿色面承载杂乱的元素,10.6.3 丰富版面的层次,10.6 面的视觉功能-----,为了体现画面的层次感,通常可以采取的方法: 1.在面之间增加阴影 2.为不同的面应用不同的色彩 3.近实远虚 4.加边框,10.6.3 丰富版面的层次,10.6 面的视觉功能-----,为面增加阴影,10.6.3 丰富版面的层次,10.6 面的视觉功能-----,为面增加边框,10.6.3 丰富版面的层次,10.6 面的视觉功能-----,为面增加边框,10.6.3 丰富版面的层次,10.6 面的视觉功能-----,虚化背景图,10.6.3 丰富版面的层次,10.6 面的视觉功能-----,半透明色块,10.6.4 表现透视空间,10.6 面的视觉功能-----,利用近大远小的视觉效应,可以借助于面创造出具有透视效果的立体感,模拟出具有纵深透视空间的画面,10.6.4 表现透视空间,10.6 面的视觉功能-----,利用近大远小的视觉效应,可以借助于面创造出具有透视效果的立体感,模拟出具有纵深透视空间的画面,10.6.4 表现透视空间,10.6 面的视觉功能-----,10.7 图形组合的基本形式,10.7图形组合的基本形式-----,骨骼:图形组合的形式和规律。是图形构成的框架。 最常用的是重复、渐变、特异、聚散等。 每种形式包括两个要素: 一是基本的结构骨架,它决定了形式的结构特点; 二是应用在这些骨架上的形态,即单位形。,10.7.1 重复,10.7图形组合的基本形式-----,重复,指同一个元素反复出现。视觉效果整齐、统一。,10.7.1 重复,10.7图形组合的基本形式-----,密集排列,会使人注意画面的总体明暗或者纹理效果,10.7.1 重复,10.7图形组合的基本形式-----,宽大稀疏的骨骼则使人注意到单位形本身的内容和轮廓,10.7.1 重复,10.7图形组合的基本形式-----,广告设计中的 重复构成,10.7图形组合的基本形式-----,广告设计中的 重复构成,10.7图形组合的基本形式-----,广告设计中的 重复构成,10.7图形组合的基本形式-----,广告设计中的 重复构成,10.7图形组合的基本形式-----,10.7.2 特异,10.7图形组合的基本形式-----,特异是在重复的基础上,某个单位形突破了骨骼或者形态规律,产生了突变。 大小特异 颜色特异 方向特异 形态特异,在规则中求“不规则” 在有序中求“变化”,10.7.2 特异,10.7图形组合的基本形式-----,10.7.2 特异-------颜色特异,10.7图形组合的基本形式-----,10.7.2 特异-------形态颜色特异,10.7图形组合的基本形式-----,10.7.2 特异-------形态颜色特异,10.7图形组合的基本形式-----,10.7.2 特异-------形态颜色特异,10.7图形组合的基本形式-----,10.7.3 渐变,10.7图形组合的基本形式-----,渐变是在重复的基础上形态产生连续的有规律的变化。 大小渐变 方向渐变 间距渐变 色彩渐变 形态渐变。,体现变化的过程、节奏和韵律,10.7.3 渐变,10.7图形组合的基本形式-----,广告设计中的渐变,10.7图形组合的基本形式-----,广告设计中的渐变,10.7图形组合的基本形式-----,10.7.4 发散,10.7图形组合的基本形式-----,发散是指围绕一个中心或者一条轴线,单位形均匀向四周扩展或向中心收缩。 发散的形式主要由发散的骨骼来决定,然后将单位形应用在骨骼上。,10.7.4 发散,10.7图形组合的基本形式-----,轴线发散,10.7.4 发散,10.7图形组合的基本形式-----,10.7.4 发散,10.7图形组合的基本形式-----,10.7.4 发散,10.7图形组合的基本形式-----,,END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