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散文概说及先秦历史散文 第一节 散文概说及先秦历史散文课件.ppt
第二讲,散文概说及先秦历史散文,中国古代散文四个高峰期,A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时期” B魏晋南半北朝时期 C唐宋的“古文运动” D明清的小品文,历史散文 春秋战国时期 诸子散文,,历史散文 1、《尚书》: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作品的汇编。 2、《春秋》:各国史书的通称,仅有鲁国存书。 3、《左传》:《郑伯克段于鄢》《秦晋崤之战》善于记事(情节、人物、战争) 。 4、《国语》:《召公谏厉王弥谤》善于记言(谏辞,朴实) 5、《战国策》《邹其讽齐王纳谏》善于说事说理(夸张、渲染),《春秋》和春秋三传,1、左丘明《左传》:历史事实解释。 2、公羊高《公羊传》:重在释经 。“春秋三世”:衰世、“升平之世”、“太平盛世”。(康有为、梁启超) 3、谷梁赤《谷梁传》,“春秋笔法” :寓褒贬于记事,1、官方色彩逐渐减弱; 2、历史真实性下降,文学色彩增强。 3、作品创作者的地位下降。 4、史官倾向性减弱。,《郑伯克段于鄢》,郑武公 ---------------------(武)姜 郑庄公 共叔段 蔡仲 颖考叔……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冯谖客孟尝君(田文)》,课前检测: 1、《战国策》是一部 体史书。 2、本文的线索是 。 3、本文的事件有:A?B?C?D?,事件一:倚柱弹剑,养家扬名 车客 食客 食(si)草具 贫乏不能自存,事件二:矫命焚券,1、找出细节照应? 2、和券? 3、个性?,事件三:谋复相位,1、启示: 2、“士”的价值和作用,事件四:请立宗庙,1、意义? 2、宗法血缘对巩固政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