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第2版)第五章 购买性支出.ppt
第五章 购买性支出,《财政学》唐祥来 康锋莉主编,财,政,学,复习与回顾,按经济性质可将财政支出分为哪几类? 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有哪些不同?,,,,,文教科卫支出 行政管理支出与国防支出 政府投资性支出,文教科卫支出,1,,,一、文化体育支出 何谓文化体育支出?指国家财政用于文化事业发展和体育事业发展的经费支出。 (一)“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纲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工程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工程(重点文化惠民工程) 文化数字化建设工程 文化市场建设工程 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纪念馆、文艺团体以及新闻、广播、通讯、电视、出版等的经费拨款。体育支出。,,(二)文化体育支出的基本属性及其提供的方式 文化体育产品的性质: (1)纯公共产品:公共文化与体育,如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纪念馆等; (2)准公共产品:个人的文化体育消费和欣赏,如个人养生,个人的爱好等。 提供方式: (1)公共供给 (2)市场供给 (3)第三部门供给 (4)PPP供给(文化体制改革,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三)中国文化体育支出现状 截至2016年12月,中国运动员获得的世界冠军数已达3236个,创、超世界纪录达1294次。,最早提出发展文化产业的是什么时间?,二、教育支出 (一)教育支出的内涵 政府用于维持和发展各类教育事业的财政支出。包括预算内教育支出、教育税费、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统称为财政性教育经费。 (二)教育产品的属性 为什么财政要投资教育? 财政教育支出规模? 各个层次的教育如何配置财政资金? 财政教育支出方式?,,,,,,,,,,教育产品的属性(形态),,,,财政教育支出规模,财政教育支出规模,我国财政教育支出评价,财政教育支出逐年增加,但近年来增长速度放缓,投入总量仍显不足。比较美国以及其他国家。请查一查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比例(世界平均水平和发展中国家水平)2012年实现4% 基本建立多元财政教育投入主体,但责任难以落实(近年来的改革:第一改革义务教育经费负担体制,将义务教育经费改为完全由政府负担。第二,在教育领域引进市场机制,利用市场的力量把一部分社会资源引导到教育领域;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责任,形成各级政府合理的投资分担机制。)财政民生性支出,,,三、科学研究支出 阅读和思考问题(提问) 科学研究支出的内涵及其范围?科学研究的属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 财政是否对企业和个人的科学研究予以支持? 我国财政科学研究支出现状及问题? 财政支持科学研究发展的方式选择?,,,,四、卫生支出 读和思考问题(提问) 卫生支出的内涵属性? 如何理解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供给责任? 我国公共卫生支出现状及问题?,,行政管理支出与国防支出,2,一、行政管理支出 (一)行政管理支出内容 管理内容: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公共安全 支出内容:人员经费、公用经费 (二)行政管理支出的特点 公共性、非生产性、稳定性 (三)中国行政管理支出变化趋势(下降但仍然偏高),,,,,,,中国行政管理支出变化趋势,三公经费:工费出国(境)、公车费、公务接待费,改革及其发展趋势?,二、国防支出 (一)国防产品的性质? 概念:P93;亚当斯密财政思想,国防是三大支出之一,对外安全,属于纯公共产品。 (二)一个大国,如果没有国防或者国防很弱,将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三)我国国防支出的规模及结构? 1. 国防支出的规模:人均国防支出,每平方公里国防支出,人均国防费,国防费占GDP比重,军人人均国防费。 横向比较: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经济大国中也是比较低的。相关数据见p94. 2. 国防支出的结构:人员生活费、训练维持费和装备费。 【问题3】近年来我国国防经费增长主要用于哪些方面?如何回应国际社会对中国增加国防费的忧虑?,政府投资性支出,3,一、政府投资性支出内涵及必要性 (一)政府投资性支出的内涵p96 (二)政府投资性支出必要性 1. 促经济总量不断增长。 2. 有利于改善地区经济结构。 3. 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 4. 有利于引导非政府投资。 5. 有利于改善民生,暑期调研:PPP投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财税政策如何支持PPP发展?,,,,,,复习与回顾,如果我们将政府公共支出分为消费性支出与投资性支出,购买性支出属于哪一类? 通常讲拉动经济增长有“三驾马车”,这三驾马车分别指哪些? 稳定宏观经济有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我国现行宏观经济管理是属于需求管理、供给管理抑或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相结合?,政府投资与私人投资的区别,私人投资:自有或自筹,通常有限;政府投资来源:财政或财政性融资,融资成本低、规模大,投资大型项目和长期投资。,私人投资:最大限度追求私人经济利益。政府投资:社会效益最大化,经济利益可以是微利或不盈利乃至亏损。,私人投资:市场化程度高、周期短项目; 政府投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利益高,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民生领域。,,,,,,,,,,,投资目 标不同,资金来 源不同,投资领 域差异,二、基础产业投资 何谓基础产业?p97 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通讯、水利、电气暖设施)、基础工业部门(能源工业和基本原材料) 特点:供给产品;资本密集型、投资周期长 为何财政投资基础产业?,刺激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带动相关产业,上游产业,投资大、周期长、收益低,基础产业,基础产业,三、基础产业财政投资方式,为其它产业提供基础,调整产业机构,刺激消费和引导民间投资,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基础产业财政投资方式,政府筹资,免费提供或收取使用费 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 地方政府部门筹资,收费补偿成本 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 PPP投资模式(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四、财政投融资 ——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将民间闲散资金集中起来,统一财政部门管理,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不以盈利为目的,支持企业或事业单位发展生产和事业的一种资金活动。,财政投融资的特征,政策性融资 政府行为,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是实现经济政策目标,区别于商业投融资,适用范围限制非公共消费性领域;非竞争性投资领域。具有外溢性的基础产业部门的基础设施,政策性银行管理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政府投资的代理人,贯彻国家的经济和金融政策,提高政府投资效率,预算管理灵活预算根据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计划要求决定,调整不需要人大审批,灵活性大,财政部门和相关部 门双重管理,,,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支持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筹集农业信贷资金,涉农商业性金融业务,支农资金,,,,,中国进出口银行,支持进出口(出口卖方信贷和出口买方信贷),对外投资和国际合作,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财政为何对农业投资?,,,,,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农产品需求弹性小,易至谷贱伤农,农业部门社会利益大,经济利益小,提供基本生活的物质资料,提供工业原材料,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很难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外资投入更少,需要政府支持,农产品价格下降,消费量不会增加多少;如果农产品供给量增大,价格会大幅度下降。,,农业产业面临诸多风险,农业受自然风险影响大,农业市场风险难以控制,农业投资资金来源,,,农业投资 农业生产 农产品收购,,外商投资,,,,,,,,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农户及农业组织自我积累,,,,,公共财政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交易市场,农机具,,,,,,财政对农业投资现状及趋势,夯实现代农业基础 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农业绿色发展 农村产业融合,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制度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优化产品产业结构,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绿色生产方式,农业可持续发展 新产业、新业态,农业产业链、价值链 科技创新驱动 补农业农村短板,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深化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982年1月1日第一个“三农”一号文件,2017年是第十九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国外财政支农的通行做法,,,日本、以色列45%~95% 美英加澳25% 印度10% 韩国农业保护政策,财政投入支撑,科技促农进步,多政策达协调,,,农业直接补贴 价格支持 税收优惠 金融政策支持,,,,,复习思考,1. 简要分析教育的属性,并分析政府提供基础教育的理论依据。 2. 简要分析卫生的属性,并分析政府提供公共卫生的理论依据。 3. 简述我国行政管理费的增长变化原因,并分析如何控制我国行政管理费的过快增长。 4. 简述财政投资性支出的必要性和特点。 5. 简要分析基础产业财政投资的必要性。 6. 简述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 7. 试分析农业财政投资的必要性及其投资的重点。,发展文化产业,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上提出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这里我国第一次在文件上明确把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区分开来,提出发展文化产业。 (但是早在2000年就已经提出过要发展文化产业了,有很多当时的期刊杂志上就出现过发展文化产业的相关表述,如 加速发展文化产业/李源朝//今日浙江2000-21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促进两个文明建设/曹智//辽宁日报2000-09-22 国家文化安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策论/胡惠林//学术月刊2000-02 等等),美国财政教育支出情况,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正式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2000年)达到百分之四”。自此,4%成为中国教育史和中国公共财政决策史上非常著名的数字。 只到2012年我国实现了4%的目标,4%的目标,扶贫,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和就业,环境保护,住房保障,卫生支出,美国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中国国防支出,美国国防费,,,,,,,,课件制作,,,,,,,感谢聆听,